创客100
当前位置: 主页 > 云计算 > >> 正文

中国云计算顶尖水平,阿里云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2022-11-07 11:22 来源:电商报官方账号     

  第十四届云栖大会,平淡中见真章

  2008年,阿里巴巴正值业务高速发展期:淘宝已经在市场上打响名号,同年,淘宝商城上线,用户量和交易量与日俱增。

  业绩暴增之下,阿里在算力上的短板暴露出来,在购物高峰期,每天都会有数百万用户同时涌入站点,这给早期阿里的服务器带来巨大挑战。

  市面上普遍的应对方案是买买买,扩大服务器采购规模,比如: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也就是常说的IOE架构。

  但采购成本的飙升,甚至超过业务本身的增长,阿里陷入两难境地。

  为了打破瓶颈,阿里决定自建云计算系统。2009年,阿里巴巴开始研发飞天云操作系统,如今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坚,带领团队敲出第一行代码。由此,中国云计算的故事开始书写。

  今年,是第14届云栖大会,也是阿里云计算技术大规模落地的一年。不夸张的说,阿里云代表了目前中国云计算的顶尖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与亚马逊、微软等云计算巨头正面竞争。

  11月3日-5日在杭州云栖小镇举办的2022年云栖大会,集齐了诸多“黑科技”。其议程包含60多场科技峰会和论坛,设有“进化之势”“未来之境”等多个展馆,展出1000多件科技潮品。

  在众多的信息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主要有二:

  第一,在硬件层面上,阿里巴巴宣布自研CPU倚天710已大规模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倚天710在2021年的云栖大会上刚刚发布,从诞生到大规模应用,阿里巴巴只用了一年的时间,由此倚天710成为了中国首个云上大规模应用的自研CPU。

  第二,在软件层面,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软件研发范式正在发生新的变革,其中Serverless是最重要的趋势之一,阿里云将坚定推进核心产品全面Serverless化,帮助客户更好地实现敏捷创新。

  Serverless,也就是无服务器化,这种范式将服务器全权托管给厂商,根据业务算力流量大小自动弹性伸缩,按使用量计费,无需维护成本。对用户来说,无服务器化使得云计算更加接近“电网”,按计算使用次数付费。

  硬件上的自研芯片大规模应用,软件上的无服务器化发展趋势,这两项重大进展,将阿里云的发展推向新的层面。

  而当我们跳出本届云栖大会的黑科技,对比往届云栖大会时,会发现相比往年的5K飞天云计算服务、城市大脑、达摩院和平头哥的成立,以及无影云电脑、倚天710芯片的发布,今年的大会似乎有些平淡,没有那种“技术炸弹”的震撼感。

  同样的,今年阿里云的战略方向也变成了“Back To Basic”,意指回归技术底层,回到云计算的本质上。本届云栖大会也再次重申了2015年的slogan,“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纵观阿里云在技术领域的13年征途,本届云栖大会虽然略显平淡,但是在平淡中我们反倒感受到一股强悍的气息,似乎阿里云的软硬件技术体系,就要成熟了。

  硬件自研,软件重构

  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总是众星捧月,但在他的成熟之路上,往往无人问津。

  一个人是如此,一款产品同样如此,时代的无数案例都在告诉我们,“成熟”远比诞生,难得多,也重要的多。

  在2021年云栖大会上,倚天710横空出世,这是阿里第一颗“为云而生”的CPU,基于ARM v9架构打造,拥有128核,总共容纳了600亿个晶体管。在全球权威CPU基准测试集SPECint 2017上,倚天710拿下了440分的超高成绩,超出业界标杆20%。

  面对数据如此完美的一颗自研芯片,阿里云并没有停止脚步,当年双11大促,刚刚出生的倚天710就被拉到了“一线战场”。在超大规模的交易数据、存储读取写入,以及AI运算的洗礼下,阿里云自研芯片的成人礼,比想象中来的要快。

  作为对比,在传统的云计算厂商与第三方芯片供应商合作过程中,一个新的性能需求要经过双方的多番沟通验证,以及至少三四年打磨试验才能落地。

  而仅在一年后,倚天710迅速成熟。据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介绍,经过一年的业务验证后,倚天710已经完成大规模部署,不仅支撑了阿里巴巴内部核心电商业务,还开始对汇量科技等科学研究、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多家企业提供服务。

  基于倚天710的云计算实例在数据库、大数据、视频编解码、AI推理等核心场景中的性价比提升30%以上,单位算力功耗(耗电量)降低了60%以上。

  未来两年内,阿里云20%的新增算力都将使用自研CPU。

  在整个阿里云自研硬件架构体系中,倚天710是典型的代表,但除了这颗高性能CPU芯片之外,阿里云已经打造出一个近乎全自研的云计算架构平台,据官网介绍,阿里云已经打造了以飞天云操作系统为核心,自研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软硬一体的新型计算体系架构。

  倚天710的大规模投入应用,无声的证明了一点,阿里云自研硬件体系实现了对云计算的一场重构。

  但相比硬件上的自研与重构,更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在软件和用户体验上的革新。

  在本次云栖大会上,张建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名词,Serverless,也就是无服务器化。“我们希望让用户做得更少而收获更多,通过Serverless化,用云就像用电一样简单。”

  归根结底,Serverless无服务化的本质,是从用户心智层面,打消用户不必要的顾虑,降低成本。

  为什么我们需要计算机和云计算?

  因为我们需要算力来满足工作、学习、娱乐等各类需求。在购买传统计算机的过程中,用户真正关心的就是这个东西能不能满足我的使用需求,比如,为了玩一款大型3A游戏,很多人不得不去了解各式各样的CPU、独立显卡、固态硬盘、乃至屏幕素质等各方面的知识。

  夸张的情况下,为了买一台满足工作和娱乐需求的电脑,几乎能培养半个采购专员,其中消耗的学习成本与时间成本太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云计算时代依旧存在,在此前媒体采访中,张建峰就举过一个典型的例子,有客户在购买云计算产品时,也在不断计算买了多少核心,多少内存,多少存储空间,思考在开发过程中的算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这实际上还是上一个时代的思维模式。

  而所谓的Serverless无服务器化,其实就是在用户心智上发动的一场革命,使用者不需要关注用了多少服务器,用了什么样的服务器,如何配置和管理这些服务器……只需要关注业务逻辑、关注代码本身,其它的事情,交给云厂商来搞定。

  对于云计算厂商来说,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将用户不必要的学习成本、交易成本,尽可能降到最低。权威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2025年将有50%以上的全球企业部署Serverless架构。

  而在软件层面,阿里云除了Serverless职位,低代码、AI大模型开源等趣事也开始显现。阿里云在重构了整个硬件体系之后,连软件研发范式也进行了重塑。

  综合来看,本届云栖大会上,阿里云虽然没有发布某一款重量级产品,但是在云计算架构的硬件体系以及软件重塑方面,整个平台显得越来越成熟。

  这也是阿里云Back To Basic的关键原因,因为作为云计算厂商,关键就是打好底层的计算舞台,让用户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挥想象力,释放生产力。

  云厂商搭台,想象力开始爆发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表示,科技是阿里巴巴从过去走到现在,并且更好走向未来的基石。阿里对技术先进性的追求始终不变,未来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简单来说,技术领先的阿里,在软硬件体系重构之后,已经为各个领域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探索各种行业可能性的算力舞台。

  因为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的代表,云计算的各方面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应用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算力对社会生活的大规模渗透自然开始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的话就给我们点清了方向,他认为农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交通网,工业时代是能源网,信息时代是互联网,而我们现在进入了智能时代,基础设施就是算力网。

  现在算力供应充足了,门槛足够低了,各行各业都可以运营云计算来开展工作了,那我们究竟要用云计算来做点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基础设施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想象力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云栖大会上,就有不少来自各领域的客户,向我们展示他们对云计算的独特运用。

  比如专注智能汽车领域的汽车云,就在云栖大会上正式发布。阿里云在研发、制造、流通三个业务场景形成了“自动驾驶云”“智造云”“营销云”解决方案,提供“产研供销服”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目前,阿里云“汽车云”在国内已服务超过70%的汽车企业,小鹏、一汽、吉利、长城、长安、地平线等均已上云。

  具体来说,在汽车研发过程中,上云可以提高自动驾驶研发效率,比如基于“自动驾驶云”加速自动驾驶的模型训练,就可以显著降低训练成本。

  同样的,在电影特效、工业设计等对海量数据处理具有深刻需求的行业,也在借助云计算进行快速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技术越发成熟的阶段,阿里云逐渐实现了云计算的技术普惠,也就是说让更多普通人也享受到充足算力供应带来的便利.

  比如说在教育行业,阿里巴巴与教育部门试点共建,已在全国64所学校捐建云机房,捐赠云电脑账号3万个。云电脑可以在云端更新,不断升级算力,始终保持最新配置,师生们从终端进入专属账号,就能随时随地上云,“算力奔流到山区、海岛的村落,让这些孩子有机会接受最前沿的科技教育,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综合来说,云的本质就是算力,而当阿里云在重构软硬件体系,充分降低云计算使用门槛后,科幻小说畅想的那种,计算网络融入环境、融入生活,用户甚至感受不到存在的世界,开始一点点降临。

  计算的未来,以及可能性,都由用户的想象力来创造,而阿里云等一大批云厂商的职责就变成了舞台的搭建者。

  现在,舞台已经搭建完毕,关于云计算应用的想象空间开始爆发。

  作者 | 老电

免责声明: 创客100遵守行业规则,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 创客100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创客100”, 不尊重本站原创的行为将受到创客100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admin@100tm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