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100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 正文

据报道:科学家们推断宇宙已存137亿年

2022-11-28 08:49 来源:奇趣魅丽坊     

  根据放射性年代测定法,科学家们推断宇宙已经存在了137亿年之久,而太阳也大约是在45.7亿年前形成。很多人十分不解,太空中没有任何氧气的存在,太阳为何能够燃烧如此之久?除此以外,在已经消耗如此巨大能量的情况下,科学家们推测太阳还将继续燃烧五十亿年,它又将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人们之所以能够推断出太阳“燃烧”的时间,主要是依据原子核物理学以及质能方程的研究,推算出太阳每秒钟大概能够向外释放出400万吨氢的能量。将这个数值与太阳总质量相比,最终得出了太阳还能燃烧五十亿年的答案。其次,太阳燃烧的本质和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燃烧并不相同,我们所看到的其实都是假象。

  燃烧

  在科学定义中,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十分的复杂。如果以宏观和微观来进行描述,那么我们看到的燃烧是物体对外发光发热,而实际上则是物体内部的游离基发生了连锁反应。也就是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现象”,内部反应才是本质。

  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人们之所以会将太阳“燃烧”和地面燃烧相提并论,主要就是受到了最终的现象的误导而忽略了本质。想要真正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那我们就必须要对比化学反应的不同。

  在地球上燃烧,最基本的三个要求就是可燃物,氧气以及燃点。当可燃物到达燃点之后,与氧气发生快速放热的氧化反应,最终形成了燃烧的现象。那么燃烧内部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事实上,在物体燃烧的过程之中,火焰内部的阶层流分子与湍流微团不断转移,最终导致能量性质发生了变化。以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例,其实也就是通过燃烧的方式,让化石燃料内部发生反应,最终为人类提供充足的光和热。

  不仅如此,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燃烧现象其实也分为很多种。不同的可燃物以及不同的燃烧方式,最终呈现出来的火焰状态也是不一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气体燃烧,液体燃烧以及固体燃烧,无论是化学反应过程还是最终呈现出的燃烧效果,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在众多燃烧表现形式之中,一般会以火焰表现出来的形态进行区分,主要分为预混火焰,层流火焰,湍流火焰以及扩散火焰。我们经常会看到或者感受到不同燃烧能量强度,其实也主要是源于火焰的形态不一样。

  当然了,物体燃烧的程度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许多物体燃烧不充分,或者说燃烧的很勉强,我们能够获取到的能量强度自然也就会大大减小。人类最开始利用燃烧反应,主要是为了借助燃烧出现火焰。而到了现代生活之中,我们再一次看待燃烧反应的时候,主要研究目的就变成了如何使其燃烧得更加充分,以便于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能量。

  以一箱汽油为例,如果我们只是纵火燃烧的话,汽油对外释放的能量大概只能维持几分钟的时间。可如果通过其他化学反应的帮助,让它在作用在汽车内部,那么最终就能让汽车行驶几百公里。

  太阳燃烧的实质

  那么太阳的“燃烧”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太阳燃烧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虽然和地球上的燃烧类似,但其本质则完全不同。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在太阳中心到四分之一太阳半径中存在一个无比巨大的核反应区,也正是在这个区域之中,太阳持续不断的进行着热核反应,并对外释放了足够的光和热,所以才让人类产生了误会。

  不仅如此,最开始的太阳其实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太阳完全不一样。大约在五十亿年前,太阳还被称之为“原始太阳星云”,其体积和影响都远远大于现如今的太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星际尘云最终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内收缩,导致太阳的体积越缩越小,密度越来越大,核心温度也越来越高,由此才有了太阳,也才有了现如今的太阳系。

  如果说燃烧的本质是物体内部游离基发生变化,并在氧气的帮助下发生了氧化反应,那么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则根本不需要氧气的帮助。很多人都知道热核反应,但具体的反应过程却不清楚。

  事实上,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主要是四个氢核随时聚变形成一个氦核。在这个反应过程之中,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反应强度,都远远强于我们印象中的燃烧。

  除此以外,想要验证地球上的物体燃烧以及太阳燃烧的区别,其实还有一个很简单的方式,那就是利用阻燃剂进行阻燃。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绝大多数物体在燃烧的时候,都可以用水进行扑灭,其原因就在于水本身是一种性能优秀的阻燃剂。

  那么我们假设用足量的水来扑灭太阳,会不会将太阳熄灭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水的化学式为H2O,所以当水浇向太阳之时,其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反而会从阻燃剂变成助燃剂。不仅不会让太阳熄灭,反而还会让太阳的“火势”越来越猛。

  很多人可能会想,地球上还有许多特殊物质燃烧也不能用水扑灭,太阳的燃烧很有可能与这些无法用水扑灭的燃烧类似。可事实上,地球上不能用水扑灭的燃烧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在扑灭的过程中,水起到了另外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则是水由于汽化导致体积突然膨胀千倍以上,很有可能发生爆炸。可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原因,都和热核反应没有太大的关系。

  太阳的生命力

  了解了太阳燃烧的本质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太阳的生命力。我们都知道放射性年代测定法测量出太阳已经存在了将近五十亿年,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当某一物体对外释放能量之后,它自身的能量必然会因此减少。那么在这近五十亿年的时间跨度之中,太阳究竟损失了多少能量呢?

  根据科学家们估算,太阳的能量由核心热核反应区提供,在这个反应区之中,太阳每秒大概会损失400万吨左右的质量。在普通人看来,每秒400万吨的损耗速度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可对于太阳这样巨大的天体单位而言,这将近五十亿年的时光中所损失的能量不过是百分之零点几左右,对太阳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事实上,太阳内部核心的热核聚变对外释放能量之时,其实也会在太阳内部“停留”。由于太阳的体积实在是太过庞大,所以这些高能光子在对外释放的时候就要穿过一层又一层的障碍才能到达太阳表面。

  在这个过程之中,浓烈的等离子汤成了阻碍高能光子传递的罪魁祸首,让高能光子无法有效的进行“光子退耦”作用,最终消耗5000万年的时光才能抵达太阳表面。在这之后,又经过了八分钟左右的太空旅程,我们人类才终于感受到了光和热。

  除此以外,科学家们还预测,太阳大约在50亿到60亿年以后,会将内部的氢元素全部消耗殆尽,当热核聚变产生的压强不足以支撑天体结构的时候,太阳就会向内坍缩,并逐渐从红超巨星变成一个白矮星。其实就这一点来说,也足以证明太阳和所谓的燃烧并没有任何关系。

  要知道任何物体燃烧的燃烧曲线,从初始到结束一般都会以一个波峰的形态出现,在燃烧的后半阶段,也不会出现类似于“回光返照”之类的现象。然而太阳却不一样,当太阳进入红超巨星时期,质量虽然会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锐减30%左右,但亮度和温度都会不断的增加,这和传统的燃烧变化过程完全不一样。

  地外认知

  在许许多多的科幻电影之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太空飞船在太空中发生爆炸以及燃烧的现象,可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只不过是想象而已。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飞船出现爆炸或者燃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是真的由飞船内部氧气泄露所导致的燃烧,其燃烧效率也会十分低下。

  那么像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一样,我们将原子弹送到太空之中引爆,是否会出现燃烧的现象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美国人就启动过一次高空核爆试验。

  然而通过观察以后才发现,此次核爆只有瞬间爆炸的过程,并没有任何燃烧的现象产生。不仅如此,在它剧烈爆炸的瞬间,天空中就像出现了一个新的“太阳”一样,让所有人震惊不已。

  事实上,太阳“燃烧”一直都是一个表面现象,和氧气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曾经古人在研究太阳以及其他地外天体的时候,都喜欢以地球上的常识来进行推导,这主要是受制于时代的认知。可如果到了现代社会之中,我们还继续将两者混为一谈的话,那就难免会遭人耻笑了。

  不仅如此,在研究太阳“燃烧”或者其他相关现象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主动用另外一种角度来思考这类问题才对。人类曾经习惯于用经典物理学来研究天体运动,最终却发现这种方法完全是错误的。由此可见,以燃烧的思维来研究太阳的热核反应,其实同样也是错误的。

免责声明: 创客100遵守行业规则,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 创客100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创客100”, 不尊重本站原创的行为将受到创客100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admin@100tm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