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2月份以来,随着防护放开,社会面感染人数增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阳人”扎堆出现,不少家长开始担心孩子出现发热惊厥现象。那么,儿童出现发热惊厥之后,家长要如何护理呢?
正确认识发热惊厥
俗称的“发烧惊厥”,在医学上被称为“热性惊厥”,多由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感冒)引发,常常出现在刚开始发热的24小时内,尤其是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6个月至5岁的儿童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在发热时更容易出现热性惊厥现象。
关于发热惊厥,家长朋友往往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只有高热时,孩子才会出现惊厥,其实不然,某医院曾对所收治的儿童热性惊厥患儿做过调查,数据显示,50.47%的儿童惊厥发作时体温超过39℃,另有45.83%的患儿惊厥发作时体温在38.1-39℃之间,甚至还有3.7%的患儿在体温低于38℃时也会发生热性惊厥。
发热惊厥处理误区
孩子一旦出现发热惊厥现象,许多家长都会选择掐人中的方式来“唤醒”宝宝,其实掐“人中”对于中止热性惊厥并没有确切的作用,还有可能导致“人中”处出血或损伤。除此之外,应对发热惊厥,往宝宝嘴巴里塞东西、束缚孩子的肢体、给孩子喂食、刺激或摇晃孩子等方式也都不可取。
宝宝发热惊厥的正确处理方法
宝宝突发热性惊厥,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可以把孩子平放在平坦的床上(桌上或地板上也可以),并移去周围所有的尖锐物品;随后可以解开孩子的衣服,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一般推荐右侧卧位,以防孩子呕吐时误吸导致窒息)。在给孩子做应急处理的同时,家长可以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将孩子送医。
通常情况下,孩子发热惊厥在3-5分钟后会自行缓解,如果孩子以前发生过持续性的惊厥或者是本次惊厥时间超过5分钟,则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
发热是身体应对疾病的防御性反应,当儿童出现发热时,可以让孩子多喝温水、多休息;也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如冰敷、温水擦拭身体等。切记:如果孩子在物理降温时感觉不适,不必强行处理。当儿童体温(腋温)>38.5℃时,可以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退热处理(对于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可以在38℃就服用退烧药)。
友情提示:孩子高热时,家长朋友也可以采取联合用药(间隔半小时以上)的方式帮助孩子退热,比如用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结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是中成药,中药退热,药性温和持久。去年12月份,《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成药应用专家共识》刊发,“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被推荐用于新冠患儿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