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技术的“无边界”让跨界和碰撞的频率加速,导致“创作者经济”的蓬勃。
在元宇宙中,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能够助力文化产品通过这个虚拟世界来进行快速高效的宣传和推广,而AR、VR等手段能够让文化展示打破时空的限制而进行展览。
元宇宙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来重塑并迎合消费者需求,指导文化生产和设计,促进文化经济改良和提升。
元宇宙的推进,能够集成当前的文旅资源和数字技术,让文旅产业转向完全线上的沉浸式社区,让所有消费者都能够接触和体验,赋予了消费者更大的自主权。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现状为元宇宙的应用和文旅产业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强劲的市场潜力。首先,中国互联网市场广阔,用户众多,加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已经在各个产业渗透和助力,因此元宇宙的应用场景广泛且发展潜力巨大。数字服务和数字经济,例如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已经被市场所广泛接纳并融入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但在文化领域尚且处于相对初级的应用阶段。
创造是文化周期的第一阶段,指的是“产生并创作想法和内容以及非重复性产品的制作”。这个阶段既包含了可重复性的产品,例如IP等非实体产物,也涵盖了非重复性产品,例如手工艺品等实体作品。
元宇宙的存在能够为文化的创造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而不再需要依赖于物理空间和实体资源。以往,文旅产业的发展极大受限于地理和交通,因为它们需要依附于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元宇宙是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它给予了文化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赋予了文化产品更多样的呈现形式。互联网技术已然促进了一大波创意的热潮,例如抖音的创意视频和B站的视频剪辑。这些互联网的新模式已经产生了极大的流量并促进了诸多文旅产品的出圈和爆红。一方面,文化创造者们面临更广阔的平台,更可观的收入,因此最终能够激励文化创作热情,促进了文化的创造与传播。另一方面,用户具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内容,从而能够反向影响文化的创造和传播。类似地,元宇宙也可以作为一个催生文创产品,尤其是数字虚拟产品的文化创意平台,给予文化创造和传播更大的空间。
元宇宙技术的“无边界”让跨界和碰撞的频率加速,导致“创作者经济”的蓬勃。文化艺术品的数字IP形象是当前文化创意中蓬勃发展的板块。而数字藏品则是元宇宙中涌现出的新型IP创意发展模式。这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能够成功地鼓励和保护传统文化和创意产品,而且增强产品的流动性和收藏价值。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敦煌、中国航天等文化IP,都已经在进行破圈尝试,将它们的镇馆之宝进行三维扫描、数字建模和二次创作,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对这些数字藏品进行版权保护和限量发售。据机构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发行的数字藏品达到456万份,总发行价值约1.5亿元,这种文旅产品创新和销售模式未来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规模。
此外,元宇宙也能够通过将当前世界的文化遗产搬进虚拟世界中,从而实现文物保护、保存和重塑,通过二次创作为这些文化遗产再次赋予生命。当前,已经有一些尝试在通过深度学习、数字可视化等新兴技术来实现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而元宇宙的兴起能够促进这种趋势,为当前的文物永久备份,并为后续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未来,数字化或许能够承担起备份那些可能因自然灾害、战争和其他灾难等原因而永久丢失或不可接触的收藏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