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中提到“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两个概念。我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在2021年Facebook年会上,扎克伯格宣布把公司直接改名为Meta,元宇宙概念突然爆火。不过直到今天,都还有很多人对于元宇宙都是一脸懵。
理论上的元宇宙
“元宇宙”已经引发了一场关于它代表什么、它是否已经存在以及谁将拥有它的全球热议。但现在,我们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要探索元宇宙的含义,我们需要确切地了解它是什么。关于元宇宙的定义分为以下三个流派:
1.元宇宙是一种产品或服务
2020年1月,作者兼投资人Matthew Ball发表的对元宇宙描述最常被引用:“一个由持久、实时渲染的3D世界和模拟组成的广泛网络,[…] 可以被无限数量的用户同步体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存在感。”
按照他的定义,元宇宙是一种产品或服务,具有包括持久性、同步性和互操作性等七大核心属性。然而,技术战略家本·汤普森 (Ben Thompson)认为,这种描述实际上与互联网的现状和所做的相去不远,只是“在其之上添加了一个3D层”。
2.元宇宙是一个地方
元宇宙也被描述为一个用户可以在多个数字位置连接、交互和转移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财产的地方。其中包括Roblox、Epic Games的Fortnite或Manticore Games的Core等游戏和创作者平台,玩家和他们的化身可以在其中从一个虚拟世界无缝过渡到另一个虚拟世界。
3.元宇宙是一个时间
最近,创业企业家Shaan Puri提出了另一个定义,将元宇宙描述为一个时间点。具体来说,元宇宙是我们的数字生活变得比我们的物质生活更有意义的时刻。这种观点将重点放在人类体验上,使向元宇宙的过渡成为一种社会学转变,而不是技术转变。
实践中的元宇宙
第三个定义引人注目原因在于它侧重于实际构建和使用元宇宙的人。回答关于元宇宙的外观和感觉的问题更有可能预测元宇宙将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浪潮。毕竟,未来是由无情的实用主义者建造的;不是那些“在自己的话语中漫步”的纸上谈兵理论家。
如果真的像技术专家认为的那样, 2022 年将把思考者与建设者区分开来,那么去年的技术进步将推动元宇宙在新的一年里成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进步将归因于不断改进的图形处理单元(GPU)、逼真的3D引擎、通过体积视频和人工智能更快生成的内容、云计算和5G的日益普及,以及更复杂和更好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但从人类体验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发展比其他发展更突出:扩展现实 (XR) 技术。其中包括虚拟现实 (VR)、增强现实 (AR) 和脑机接口 (BCI),它们共同将自己定位为下一个计算平台。XR 在普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据预测,VR和AR设备最早将于 2024 年超过全球游戏机出货量。就像之前推出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一样,消费者对XR设备的广泛应用有望彻底改变人类的数字体验,并可能为元宇宙提供选择切入点。